所謂的旅行,大概就是盼能從一成不變的生活中抽離自我,體驗羈旅者的思緒吧,只要有一顆開得燦爛的櫻花樹,在那棵樹下張起帷幕,打開餐盒便可悠然享受美景。
第一次去韓國是十年前了,當時根本沒有智慧型手機,行程雖亂跑一通,但事先備好地圖跟做好功課,沒出什麼狀況,十年後的這趟自由行雖然網路暢通,但其實滿坎坷的,除了出發前身體不適加上最後一天重感冒,還遇到了一日遊狂飆車的遊覽車司機,跟亂喊價的計程車,不載客的計程車等,甚至還在大雨中奔馳,突然很佩服完全不會韓文的遊客,路標很多都是韓文,大家到底怎麼生存下來的啊!
學習韓文大概一年多,真的從第一天講話講到最後一天,舉凡問路到點餐都在講話(這點完全是意料之外),即便不說話,也必須跟尷尬講著不流利英文的對方說聲,「我聽得懂韓文但講不好」,你都可以看到她臉上如釋重負的眼神,事前雖然一直聽說中文也能通,實際上沒有遇到太多會講中文的店員!咖啡廳也不習慣客製化,若是想要點到一杯「去冰、無糖、外帶,容量少一點沒關係」的拿鐵,還是必須使用韓文溝通才行。
事實上韓國自由行沒有我想象中這麼容易,即便到了有中文菜單的餐廳,還是必須跟店員溝通,「不要做太辣」、「麻煩加點」、「這個不要烤」,印象最深刻就是去吃포장마차,真的就看到隔壁點了滿桌一模一樣的烤肉串,完全沒有別的食物,深刻體會到,如果沒辦法用當地語言溝通,就會點到不合心意的東西,不得不妥協的現況,還好出發前有緊急跟韓文老師求救,帶了小抄。
旅途中也遇到不少文化衝擊,只怪自己把韓國想得太美好,以為跟日本一樣便利,但終究日本還是「顧客至上」的國家,韓國的個性排他性強,不見得會願意跟你溝通,現在想起來很多狀況,還是以溝通不良為主,只能告誡自己下次出發前盡可能先多做功課,像我這種奉行隨性地玩的人,就遇到naver map設定出狀況,沒辦法定位帶著走,或是問路人搞不清楚路況,因此走了不少冤枉路,還有egg sim卡竟然沒辦法打line電話?種種的突發狀況,一度崩潰到不行,也很對不起旅伴。
抱怨的話都說完了,最後的最後雖然很累,但現在想起來,這趟旅程實在得到太多意外的驚喜,除了天氣很好,僅倒數第二天遇到雨天,真的很喜歡益善洞、仁寺洞與三清洞一帶,沿著清溪川、石牆路散步回家,也很開心,最重要的事,美味食物跟追劇的誘因真的很大啊,好多好好吃的東西,好多好喜歡的韓劇景點,當然也有遇到非常熱心跟你對話,推薦你美食的當地人,再給我一點心理準備,我們下次見吧。
4.1 (六)
- 孔德換五號線到鐘路三街四號出口
- 鐘路三街四號出口 Makers Hotel
- 午餐:鐘路生菜包蚵仔 굴보쌈골목
- 東大門DDP
- 晚餐:橋村炸雞
4/2(日)
- 穿韓服 우리미 (10:00~19:00)飯店走過去8min
- 景福宮
- 午餐:土俗村人參雞
- 還韓服
- 雲峴宮集合北村徒步導覽 (3:00)
- 鬼怪的家(德成女子高中)
- 益善洞
4/3(一)
- 三清洞石牆路
- 光化門-世宗大王
- 德壽宮石牆路 덕수궁
- 市政廳
- 午餐:新村食堂
- 新村現代百貨「MYCT SHOP」
- 鐘閣
- 晚餐:紫菜包飯+泡麵
4/4(二)
- 8點明洞集合 Isaac
- 江村腳踏車
- 午餐:春川炒雞
- 南怡島
- 晨靜樹木園
- 明洞
- 晚餐:雪濃湯
4/5(三)
- 盆塘線的狎鷗亭羅德奧站(압구정로데오)K-star road
- 狎鷗亭路79巷(압구정로79길), 記得左轉進巷子
- SM、FNC、JYP
- 午餐:SM SEOUL
- 三成洞 SMtown@Coex artium
- 晚餐:朴信惠家烤腸 양철북 강동구청점
4/6(四)
- 明逸站燦烈媽媽的店VIVAPOLO
- 聖水站摩卡書房- orion coffee
- 明洞-清溪川-仁寺洞
- 晚餐:포장마차
4/7(五)
- 廣藏市場
- 宗廟中文導覽 13:00
- 仁川機場